365体育投注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市农牧局>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152100011590632B/202308-00030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市农牧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通知
名称: 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推广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模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呼农牧办发〔2023〕194号
成文日期: 2023-08-22 发布日期: 2023-08-22
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推广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模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8-22 来源:市农牧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旗市区农牧局:

现将《呼伦贝尔市推广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模式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联 系 人:刘 畅

联系电话:8248125

2023年8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呼伦贝尔市推广农村牧区“三变”

改革模式的实施方案

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农牧区基层治理的调研与思考》中指出:“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东’为内容的‘三变’改革既能促进农牧业规模化经营、增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力,又能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还能更好地把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吸附在产业链上,应当鼓励365体育投注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推开”。为进一步推广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模式和经验,促进农村牧区资源要素有效聚集,改进生产经营方式,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365体育投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应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深化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把推进“三变”改革作为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的有效抓手,在充分吸收借鉴已有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推开,创造更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改革模式和经验。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组织主导。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农村牧区“三变”改革的全过程,强化嘎查村党支部在“三变”改革中把方向、议大事、保落实的政治功能,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形成抓党建促“三变”改革、抓“三变”改革强党建的良性机制。

——坚持农牧民主体。坚持尊重农牧民群众意愿,充分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实行自愿原则,让群众在“三变”改革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争取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注重提升农牧民群众主体意识,发挥好主体作用,避免“干部干、群众看”。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优势条件,科学确定“三变”改革内容和实施重点,结合地方发展水平、产业布局、农牧民接受程度循序推进工作,不搞整齐划一,不局限于已有模式和统一标准,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三变”改革多种模式和实现形式。

二、任务目标

通过推广“三变”改革模式和经验,充分盘活农村牧区可利用资源资产,提高农牧业规模化经营程度,更好地把农牧民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吸附在产业链上,让“三变”改革真正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的新引擎和激活农村牧区经济的有效载体。到2024年底,365体育投注开展“三变”改革的嘎查村达到100个;2025年,365体育投注开展“三变”改革的嘎查村达到180个以上。

三、推广模式

(一)聚焦资源开发,促进规模经营

1.土地股份合作型。通过嘎查村党组织领办成立土地合作社,在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前提下,引导农牧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将土地整合,规模经营或流转到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增加土地经营面积,提高土地经营效益。获得的收益依据成员议定提取集体公积金公益金,按入股土地亩数分红,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

2.资源开发利用型。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通过盘活集体各种资源,特别是针对国土“三调”新增耕地、未发包土地、“四荒”地、养殖水面等资源,采取集体自主开发经营,或者转包、出租、入股、公开招标等方式,发展种养业或设施农业、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按股分红。

 3.“统种(养)共富”型。通过党组织领办,成立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草场、牲畜)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按亩记股。合作社将农户的承包地集中连片整合,统一生产经营,开展“五统一”(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与企业签订订单,统一销售产品)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获得收益按“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等方式给农民分配。

(二)聚焦资产盘活,壮大集体经济

4.闲置宅基地(房屋)利用型。嘎查村集体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规划特色产业发展路线,利用闲置宅基地(包括集体建设用地)、房屋财产权入股企业、合作社等,发展民宿、农家乐、研学培训、康养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村民按股获得收益分红。同时带动村民就业,提高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5.集体资产盘活型。将嘎查村集体闲置或低效利用的经营性资产,包括集体兴建或购置的房屋、具有经营价值的各种建筑物和机械设备,以及各级财政资金(包括扶贫资金)投入形成固定资产,划归嘎查村集体所有的,通过租赁、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联合经营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用于发展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电商、销售、生活服务等符合乡村特点的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收益通过“租金+分红”、“租金+工资”等方式分配到集体成员。

6.资金入股型。通过嘎查村党支部引领,将各级财政投入到农牧业农村牧区的发展类、扶持类、衔接类等资金(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资金除外)和嘎查村集体闲置存量资金、村民自有资金加以整合,在符合政策要求、不改变财政资金使用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折股量化,投资到嘎查村集体创办的产业或合作社、农牧业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转为经营资本,通过分红、利息、资产增值等方式,带动农牧民增加财产性收入。

(三)聚焦主体带动,做优做强产业

7.党支部领办型。嘎查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宣传发动,牵头成立合作社,因地制宜、因村而宜,带领农牧户规模种植当地特色农产品,按照“合作社+企业+农牧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牧业,统购统销,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党支部领办村办企业,发展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打造特色产业品牌,不断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带动群众增收。合作社有盈余的,进行二次收益分配,增加农牧民收入。

8.村企合作经营型。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办企业(合作社)积极整合村域内的荒地、未利用地,闲置房屋资产、设施设备等,通过招商引资,推进村企联建,合办特色种养殖企业、加工企业等,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的作用,引导农牧户到企业务工及与企业合作开展特色种养殖,与企业签订种植订单,促进农牧户增产增收。农牧民直接持有联合企业股,按股获得分红。

9.服务组织带动型。集体经济组织或经营主体整合农机手、农机具等资源,直接创办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小农牧户和经营主体提供耕种防收、农资采购、技术指导、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加工仓储、品牌包装、产品销售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获得服务收入,按“股份+工资”的方式进行分配,促进规模化经营、提高效率、节本增效。

四、推广措施

(一)抓模式推介,梯次推进。按照边总结、边推广的工作思路,部署开展“三变”改革模式推广,推介3大类9个典型模式。各地在推广中要把任务分解到苏木乡镇和嘎查村,压茬梯次推进。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三变”改革中的“核心引擎”作用,构建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抓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渠道,加大“三变”改革政策宣传力度,把政策讲透彻、把好处讲清楚、把风险讲明白,充分调动嘎查村集体、农牧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三变”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旗市区在媒体刊发宣传报道不少于5篇,开展政策培训宣讲等活动不少于2场次。

(三)抓现场观摩,启发思路。把举办现场会、承接各级经验交流活动等作为推动工作、展示成效的有效抓手,选择“三变”改革模式较好的旗市区进行365体育投注推介,组织365体育投注各级农牧部门业务人员、乡镇村干部实地观摩“三变”改革典型经验,加强各地交流互鉴,启发工作思路。

(四)抓主体培育,丰富载体。开展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行动,培育一批管理运行规范、经济效益显著、带动成效明显、社会声誉良好的合作社(联合社)、农牧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作为“三变”改革承接载体,鼓励嘎查村集体、农牧民将资金资源资产入股到经营主体开展股份合作经营,实现收益分红。2023年,计划评定35个自治区级合作社示范社,20个市级合作社示范社,365体育投注社会化服务组织稳定在1100个以上。

(五)抓典型示范,以点扩面。开展“三变”改革典型案例征集,及时提炼各地在推进“三变”改革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挖掘一批发展模式好、合作机制优、利益联结紧、增收效果明显的“三变”改革典型。编印“三变”改革典型案例汇编,下发给各地业务人员和基层干部学习参考,通过典型引路,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良好效果。

(六)抓指导服务,及时跟进。发挥各级农村牧区经营管理业务骨干指导服务作用,借助农村牧区经济专家、科研单位力量,建立一支“三变”改革辅导员队伍。以开展“三变”改革的嘎查村为重点,选派辅导员下沉基层,宣讲“三变”改革政策,指导各村结合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选准模式、找对方法、规范流程、真抓实干、取得实效。

(七)抓投入保障,形成合力。充分利用涉农涉牧资金统筹整合政策,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等项目,要优先向开展“三变”改革的嘎查村倾斜。对积极推进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嘎查村集体和有突出贡献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可按有关规定给予激励。2023年365体育投注统种(养)共富试点项目和365体育投注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中央财政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附件:1.典型案例

2.推广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模式任务分配表

3.推广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模式工作行事历 

附件1

典型案例

 一、资源开发类

(一)“三变”改革让农民尝到增收甜头

 翁牛特旗  房申沟村

房申沟村位于翁牛特旗毛山东乡北部,曾是国家级贫困山村,人口1135户2557人,外出人员占人口73%。总土地面积12万亩,其中耕地4万亩,水浇地不足300亩,公益林面积2.29万亩,草牧场面积3.22万亩。2022年初开始推行“三变”改革,截至目前共完成两次分红273.6万元,近期将组织第三次分红85万元,人均分红将达到66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预计达到380万元。

党建引领,干部带头学。村党组织牵头成立了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设土地、林草、劳务、农机、置业5个分社,完成入社耕地8841亩,林地1.7万亩,覆盖5个村民组377户808人。根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情况,按照基本股、农龄股、福利股,将入社资产进行了折股量化,其中享受基本股428人,享受农龄股747人,享受福利股89人。村两委班子成员主动学习“三变”改革政策,并活学活用,结合本村情况推动改革落地落实。

宣传发动,群众跟着干。推行“三变”改革之初,有的村民担心改革失败形成产生新的债务,有的担心土地承包权丧失,分红无法落实,还有村内种植大户担心改革后无地可种等。村党支部书记承诺个人拿出资金承担改革失败带来的损失,并在入股协议中明确相关事项,彻底打消群众顾虑。对于种植大户担心无地可种的问题,召开8次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土地整合后,采取内外双循环方式,先由村内的种地大户进行承包,按保底分红金额交承包费,其他土地通过外循环转包其他企业,为改革的成功推进赢得了支持,通过三次分红,所有入社群众都愿意长期入股。

项目带动,增收有保障。考虑到村“两委”班子缺少懂经营管理和市场销售的人才,自主经营风险大,经民主讨论决定,将流转整合土地和新建项目以对外租赁为主、自主经营为辅的方式,积极引入懂经营、会管理、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统一进行产业化经营。引进山东青岛百谷王集团,种植朝天椒和高产玉米,获取土地租金收入245万元,实现溢价225万元。从入社的1.7万亩林地中,选择5000亩山杏林进行开发,成立林草合作社,实施山杏林嫁接大扁杏项目,林下土地出租给药业公司种植党参,形成“林中有果,林下有药”的立体林业经济。多方拓展增收渠道,通过劳务合作社组织农民到朝天椒种植基地就业务工,高峰期达到300人左右,每人每天收入达到150元。

用好收益,发展可持续。通过“三变”改革,房申沟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到380万元以上,其中273万元用于入股群众保底分红,剩余部分用于设立大病救助基金、金秋助学基金、突发严重困难户兜底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支出。

(二)“三活”促“三变” 赋能共同富裕 

乌审旗   巴嘎淖尔村

巴嘎淖尔村位于乌审召镇东北部,全村户籍人口669户1666人,常住户212户430人。2021年,巴嘎淖尔村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一社”,以信用合作部为“突破口”,先后成立购销合作部、耕地入股合作部、农机合作部、羊产业合作部、草原入股合作部、湖区产业联合部等“N”多个服务职能部门,形成以资产为纽带、成员权制的“一社N部”综合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以“三活”(农牧民组织活起来、资源资产资金集约经营活起来、产权交易活起来)促“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做好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激活沉睡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巴嘎淖尔村因湖得名,立足境内天然碱水湖生态资源禀赋,争取巴嘎淖尔水生态治理工程项目,以矿井疏干水为水源向湖区进行生态补水,挖填平整、铺设管道、拆除围栏、清理垃圾等,修复湖区3.2万亩。为将生态红利覆盖全村,让“生态水”变为“富民湖”,巴嘎淖尔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设草原入股合作部,全村2100名村民土地入股集体经营模式,对每名社员进行保底分红,并且按照环湖区26683.9亩水域覆盖情况对社员进行二次分红,再由村集体缴纳保险,如水覆盖范围内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则进行认定、赔付,为第三次分红。

激发动力源,促进资金变股金。为凝聚合力激发集体经济发展“乘数效应”,巴嘎淖尔村在村集体内合理设置内置金融机构——信用合作部。由旗政府注入种子资金100万元,中国乡建院种子资金20万元,村集体配置种子资金50万元,首批入社社员达到242人,入股金额292.4万元(其中不乏有乡贤社员无偿入股、60周岁以上长者社员有偿入股、社会社员自愿出资入股等),将各级财政投入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投改股”与个人资金,量化为村集体持有的股金,以配置资源、管理风险为抓手,切实解决产业发展“起步难”的问题,实现产业发展“多点开花”。

唤醒内生动力,助力农民变股东。巴嘎淖尔村突出农民主体,在“一社N部”综合体系建设中,通过个人将土地、林地、水域等资源要素和闲置房屋、资金等入股到耕地入股合作部、信用合作部、羊产业合作部等多个职能部门,成为股东,自下而上,让村民更多参与到本村资产运行中,土地流转得租金;产业发展得现金;就业务工得薪金;扩大种植得税金,“四金”叠加,得到长期财产性收入。在春耕备耕期间,巴嘎淖尔村积极推广农资统购统销,鼓励大家入股购销合作部,降低购买成本、拓宽增收渠道,共计为入股农牧民统购肥料300吨,统购羊饲料25吨,统购年货9万元,节约成本2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共同富裕之路。

(三)土地合作化经营 走共同富裕之路

达拉特旗官牛犋南社

官牛犋南社是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的一个自然村,近年来,官牛犋南社探索土地合作化经营“统种共富”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民致富、集体增收的共同富裕之路。

整合土地,奠定规模化经营基础。官牛犋南社通过积极争取并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对土地进行了集中连片整合,打破了户与户之间的土地界限,填埋了沟渠,平整了垄道,整合了农机道,新上了5个大型节水喷灌,通过土地整合,全社新增土地1000多亩,达到3100多亩,解决了土地细碎化问题,为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奠定了基础。

组织有方,土地合作经营运转有序。2019年,官牛犋南社通过村党支部组织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全社110户农民自愿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对3100多亩土地进行统一经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合作社推选出有威望、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5名党员社员组成社管会,负责合作社农忙期间的日常管理运行。同时还发挥乡贤能人作用,将企业退休的财务人员、管理人员吸收到社管会中,规范合作社经营。社每年年初合作召开成员大会,协商确定种植品种、农资购买等有关事宜,将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有机统筹,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合作社对土地实行“五统一”方式经营,即: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获、统一销售。与涉农企业签订订单,采取订单兜底保收方式进行合作。通过实行统种统收,土地亩产量增加10%,亩纯收入增加200元。

统种共富,实现农民、集体共同富裕。官牛犋南社在进行土地股份合作经营中,结合实际,建立了兼顾集体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分配机制,按照1︰2︰7的比例对土地收益进行分配,即提留10%用于发展集体经济,20%用于合作社管理人员工资或补助,剩余70%用于社员分红。2019年新模式启动以来,全社人均土地分红1.13万元,2022年人均土地分红增至1.8万元。集体提留的收益从25.8万元增加至33.5万元,增强了集体经发展实力,实现了农民、集体共同增收、共同富裕。

“统种共富”模式,使农民从原来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变成现在全体社员共同合作经营的生产方式,社员与合作社有了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责任,农民与合作社建立了成本共摊、利益均沾、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通过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订单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农业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这种模式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农民转向二、三产业,社里建立了人畜分离养殖小区,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二、资产盘活类

(四)活化宅基地资源 赋能乡村振兴

乌兰浩特市  三合村

三合村位于乌兰浩特市东郊南部,洮儿河畔,土地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684户,1497人,宅基地437宗,是国家AAA级绿色水稻种植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三合村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契机,激活全村30余宗闲置宅基地,投资6000余万打造民俗风情步行街,创新“村企合作”模式引进文旅业态,就近解决村民就业近50余人。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1年3万元增长至5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40余万,推动村集体、村民步上共富新台阶。

坚持一个规划。三合村根据实际,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对全村的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坚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贯穿整体设计,整村打造6个核心功能区,形成资源整合打包,有效解决建设用地浪费突出问题。

完成三项重点。一是围绕建立九项制度体系为基础,建立了包含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有偿使用、有偿退出等10项村级制度文件,夯实了制度建设基础;二是坚持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加强村企联动,成立森和公司,组建专业运营团队,整体谋篇三合村项目规划和民俗活动策划,统一开展招商推介;三是赋予宅基地财产性权能为核心,充分挖掘宅基地的资源属性,建立出租、转让等流转和抵押机制,活化宅基地使用权。

实现三个突破。一是突破了资格权地域限制实现了市域内跨镇村转让。现有5户村民通过这种方式到三合定居,打破了宅基地只能内部流转的壁垒,促使空心村人员向中心村流动。二是突破了资本下乡无法落地的堵点。通过民俗步行街项目实现闲置农房改建提升,森发集团以“新房抵租金”的形式与6户村民进行合作建房,租赁10年宅基地(农房)使用权用于业态经营,10年后将房屋返还村民,收益资金由村集体和企业进行分红。三是突破了强化宅基地集体所有权难的困局,实施宅基地资源整合退出。3户村民将闲置宅基地(农房)退回村集体,并由村集体以整体出租的形式流转给森发集团用于业态经营,实现统一布局规划、集中开发。

全域激活资源。融合产业,引企注资。构建“宅改+产业兴旺”模式,融合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已吸引24家外来企业入驻。收益将实现村集体与企业分红,切实保障宅基地集体所有权落到实处。“契合”需求 ,引燕归巢。构建“宅改+乡村治理”模式,契合宅基地综合整治,清理破旧房屋54处、破旧院墙4000余米、厕所改造104座、土地整理4万平方米,美化村庄环境,提升村庄颜值,吸引越来越多游子返乡。“结合”特色,引客入村。构建“宅改+民俗文化”模式,结合乡村旅游,村民利用自家闲置庭院经营泡菜制作、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农文旅业态30宗,连续3年举办稻田捕鱼节,每年接待游客人数近8万人次,带动农文创产品销售超过200余万元。

(五)闲资产变“金饭碗” 小产业有大作为

乌审旗  乌兰什巴台村

乌兰什巴台村地处图克镇东北部约20公里处,与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新街镇相邻。乌兰什巴台村土地总面积18.1万亩,耕地面积11200亩,林地面积149283.5亩, 草地面积19341.8亩。下辖10个农业社,总户数983户,总人口2280人,是个比较贫困的村。近年来,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挖掘优势资源,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轮”同时驱动、持续用力,坚持“生态优先、地企合力、增收富民”发展之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2021年乌兰什巴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470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突破100万元,实现了从“空壳村”到“百万村”的蜕变,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巧用闲置资产,找准发展新路子。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立足村情民情,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积极探讨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结合周边有中天合创、中煤等多家大型企业的区域优势,将集体所有的闲置办公用房、废弃校舍整合利用,投资130余万元,建设劳保手套厂。该厂占地面积1500㎡,建筑面积1000㎡,有专业生产机器设备30多台,由村集体成立股份公司控股。目前,劳保手套厂每天可生产手套5000双,年产量可达300万双,同时还为当地2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巧用优势资源,实现民富村强。依托本地沙柳数量多、生长快等资源优势,利用部分闲置旧校舍,积极指导村集体经济项目提质转型升级、扩容增效,创办生物质颗粒厂。生物质颗粒加工厂通过平茬沙柳、回收利用树木枝条、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生产加工成为新型环保生物质颗粒,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沙柳“变废为宝”,在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同时,实现了沙柳循环利用。随着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如今,生物质颗粒厂已配备各类生产设备32台,年产生物质颗粒燃料1万吨。2019年以来,颗粒厂共申请了平茬沙柳项目10万余亩,厂方与当地农牧民签订定向收购协议,农牧民动手平茬沙柳并以每吨160至180元的价格售卖给颗粒厂,仅农闲时平茬沙柳一项,农牧民每年可增收5000至8000元左右。

(六)领“裕”当先兴产业 聚力振兴谱新篇

乌审旗 庙滩村

庙滩村位于无定河镇政所在地东南部,东南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接壤。全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总户数625户,总人口1590人。庙滩村党支部依托雄厚的村集体经济实力,“领‘裕’先锋”工作如火如荼,集体经济收入由过去的20万元递增到3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过去的1.7万元递增到3万元,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提成,按照大病报销后自付比例,分别予以一次性1000-3000元的救助。给予庙滩村户籍的本科大学生一次性3000元、专科大学生一次性2000元的专项资助。

“三变”破题,富民以股。庙滩村党支部首先依托全村重点建设项目——庙滩农贸市场,引导全体村民将每人8000元的征地补偿款入股建设一处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5700平米的农贸服务中心,成为了服务中心的股东。按照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村民持股占比65%,从2020年开始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35万元,村民每年按股享受1400元分红收入。 

 整合闲散资源,拓宽致富路。针对村民耕地分散、零碎、人均耕地少的现状,村党支部主动出击,多方奔走,上门入户做工作,并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由村委出面,协调整合2100亩闲置零散耕地,以700-1100元每亩的价格出租给第三方,全村增收180余万元,土地出租后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一部分推荐到园区企业从事环卫等工作,一部分到租赁土地的第三方务工。目前,庙滩村专门成立的劳务公司已经承揽了园区部分劳务,下一步,庙滩村党支部计划逐步将园区主要企业的外部环卫工作对接到劳务公司,进一步丰富村民的钱袋子。

 产村同兴,兴民以业。村民的收入水涨船高,闲置的资金除了用来入股,庙滩村党支部也在不断进行引导,鼓励和支持村民兴办实业。依托毗邻园区的区位优势,村党支部始终将发展全村第三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配合园区发展实际,逐步构建全村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格局,不断弥补和完善产业短板,以“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充分发挥庙滩农贸市场毗邻停车场,人流量大的优势,催生餐饮,住宿,商品零售行业等,鼓励村民在周边开店营业,不断积累资本和从业经验。第二步,在越来越多的村民家底更加殷实后,鼓励他们从现有行业出发,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娱乐教育,公共服务等服务行业。随着相关产业的不断拓展,庙滩村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进而反哺流通类服务行业,形成良性循环。

三、主体带动类

(七)支部领办合作社 走出致富新路子

乌拉特中旗  四义堂村

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四义堂村位于巴彦淖尔市东北部,北靠阴山,南接牧羊海,总占地面积达63.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00余人。曾经,四义堂村集体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心涣散,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近年来,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四义堂村探索出一条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新路子。

建强先锋队 凝聚组织力。四义堂村通过上派+内选的方式,充实完善村“两委”班子队伍,实现班子成员“年轻化”和“知识化”。同时,从村中选拔储备致富带头能人、年轻后备干部、志愿者83名,向上级部门争取3名驻村工作队成员,1名驻村选调生和1名本土村官,进一步充实乡村人才队伍。

选准产业路 提升硬实力。四义堂村一直把抓产业促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创办金众商砼和义堂红食品有限公司2个村办企业,注册“义堂红”品牌,配备辣椒半成品生产线、全自动辣酱生产流水线和成品加工车间,成功通过SC认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2021年,成立由党支部领办的众跃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选举村党支部书记任合作社理事长,选举公道正派、群众公认的村民任监事长,“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入股,形成党员引领示范效应,带动村民入股入社,共入社成员292户,筹集股金471.1万元。

合作社集中流转3000亩耕地,其中2000亩耕地用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1000亩用于辣椒种植。为降低种植风险,合作社与内蒙古百椒荟农业有限公司签订辣椒种植合作协议,实现播种、育苗、移栽、管理、采收全过程保障。2023年1月合作社举行首次分红大会,社员分红234.05万元,每千元分红500元,为村集体经济创收50万元。

打造新风貌 描绘新蓝图。四义堂村将集体收入全部用于惠民工程,新修了柏油路、硬化了巷道、铺设了下水主管道、建设垃圾焚烧炉、架设了集中供暖燃气管道,村庄绿化面积达400亩,绿化率达89%,让村民过上了“硬化入巷、下水入管、燃气入户、供暖入网”的“城里人”生活。 

(八)合作见效益 分红惠村民

杭锦后旗 和平村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三道桥镇和平村,位于河套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重要的原奶产区之一。近年来,和平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禀赋,聚焦奶牛产业,汇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收致富。

农民由“散”到“聚”。2019年和平村组织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结合本村资源禀赋,确定了“支部牵头,村民入股,共建奶牛养殖合作社”的发展路线,由当地龙头企业俊峰牧业入股1500万元、村民自愿入股2500万元,成立众诚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经营由“分”到“合”。合作社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投资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场,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聘请专业团队经营管理,发展壮大,与伊利集团达成合作协议,现已实现日产鲜奶70多吨,年产值1亿元,带动当地种植饲草6.5万亩,可满足2万余亩高标准农田施用粪肥需求。

村民由“贫”到“富”。合作社运行以来,不但吸收村民入股,还让村民参与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来,在全产业链中受益。通过饲草订单种植、提供就业岗位、土地流转费、合作社股份分红,村民“四项收入”快速增长,特别是财产性收入实现了“零突破”,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

集体由“弱”到“强”。和平村依托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拿稳拿好村内经济发展的“金钥匙”,今年,和平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延伸奶牛产业链,增加牛奶的附加值,村企联办的众诚乳制品厂成功投产上市,为和平村的加工业注入新鲜血液。不断的“想点子、阔路子”,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和平村书写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靓丽答卷。

(九)联合聚力量  服务延四方

       克什克腾旗 万合永镇

万合永镇现有耕地13.5万亩,其中水浇地4.89万亩,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克什克腾旗重要的产粮基地。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务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日益严重,农业发展面临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难、大型农机应用难、产业结构调整难等问题。为扭转这种局面,2019年镇党委政府统筹1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镇集体经济联合社,由12个村党组织书记任理事,主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通过土地全程托管、部分托管方式,在耕、种、防、收四个环节为农户提供“田保姆”服务。2022年,联合社共服务农户2251户,服务面积达到8.5万亩,增收2584.7万元,带动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加3万元。

强化服务能力,全程托管服务增效益。联合社先后建设2000平米的机棚机库、260平米的农机综合服务中心,与雷沃、约翰迪尔、东方红等农机品牌合作,设立了专业维保中心、农机手培训中心。目前,联合社共有农用机械400台(套),其中自有机械100台(套),总资产达1757.9万余元。在联合社推动下,进口联合整地动力耙、北斗导航高精度播种、无人机飞防、自动秸秆粉碎打包等一大批先进农机应用到农业生产中。随着服务能力增强,联合社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并扩展到了镇外。2022年先后为克什克腾旗境内5个苏木乡镇以及巴林左旗、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松山区4个旗区提供了社会化服务,打草机、秸秆打包机等作业范围更是扩展到了锡林郭勒盟、吉林省,镇外服务面积达到20万亩。

发展规模经营,粮食生产有保障。万合永镇通过联合社开展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民合理规划种植规模,有效调整了种植结构。全镇形成了山坡地杂粮杂豆、牧草种植带,川地玉米、谷子种植带,百岔河沿岸高标准农田示范带和新井村坡改梯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带。联合社统一托管经营土地后,土地界限全部打开,撂荒土地得到耕种,农民生产成本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控制,土地实现集中连片经营,粮食产量明显提高,实现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2022年,百岔河沿岸的2万余亩高标准示范田全部由联合社托管,共种植了6000亩玉米制种、1000亩玉米大豆带状种植,其余种植了谷子、密植玉米等作物,粮食亩均增收500元左右。

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链条发展显成效。联合社积极谋划新的发展动力,通过提质扩面、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三产融合、全链条发展。一方面,大力发展肉牛产业。联合社积极利用“兴牛贷”“育肥贷”等政策,通过担保方式,解决农民养牛资金短缺问题。全镇93户农户受益,累计贷款2459.2万元,购进西门塔尔基础母牛803头,奠定了肉牛产业发展基础。另一方面,扩大饲草产业规模。联合社利用储草库项目资金,建成1000平方米储草棚2个,具备了年储草7000吨能力,满足400余头牲畜日常和抗灾急用饲草所需。储草棚建成后,将两万亩高标准农田的作物秸秆变废为宝,仅此一项就创收300万元。此外,联合社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通过社会化服务、饲草料加工配送等用工,直接间接带动近500人就业,人均增收8000余元。


附件2

 推广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模式任务分配表

旗市区

2024年推广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模式的嘎查村数

2025年推广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模式的嘎查村数

阿荣旗

18

14

莫旗

26

21

扎兰屯市

16

13

鄂伦春旗

10

8

牙克石市

5

4

额尔古纳市

1

1

海拉尔区

2

2

新左旗

7

5

新右旗

6

5

陈旗

4

3

鄂温克旗

5

4

总计

100

80

附件3

推广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模式工作行事历

序号

时 间

事 项

1

8月底前

印发《关于推广农村牧区“三变”改革模式的实施方案》,在365体育投注选择100个嘎查村开展“三变”改革工作。

2

9月底前

评定35个自治区级合作社示范社。

3

10月底前

评定20个市级合作社示范社。

4

12月底前

完成“三变”改革模式推广工作的阶段性总结。

5

2024年6月底前

调度“三变”改革模式推广工作的进展情况。

6

2024年12月底前

全面总结“三变”改革模式推广工作,编印“三变”改革典型案例汇编,总结推广改革实践中的做法、模式和经验。

7

2025年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在365体育投注180个嘎查村开展“三变”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