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政策文件
索引号: 11152100588821802Y/202309-00001 组配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通知
名称: 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成文日期: 2023-09-04 发布日期: 2023-09-04
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9-04 来源: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

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经开区各局办、企事业单位: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方案》经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度第18次党工委会议研究通过,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8月29日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文件精神,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经开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

(一)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按照国家、省、市信用承诺制改革相关部署,建立完善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度,规范信用承诺书,并依托信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书面信用承诺履约情况记入信用记录,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鼓励市场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作出主动型、信用修复型信用承诺,形成社会监督的良性互动。

(二)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宣传。通过发放、张贴宣传资料、集中学习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公司从业人员等重点岗位从业者的诚信教育宣传,提高市场主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社会诚信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大厅,在市场主体办理注册、审批、备案等相关业务,适时开展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的法律和信用知识教育。开展诚信教育不得收费,不得作为市场准入必要条件。

(三)积极拓展信用报告应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更广泛、主动地应用信用报告。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等事项中,充分发挥公共信用服务机构和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报告作用。

二、加强事中环节信用监管

(四)完善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将信用承诺履约情况纳入信用记录,对违约失诺的市场主体,视情节实施联合惩戒,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在办理注册登记、资质审核、日常监管、公共服务等工作过程中,及时准确全面记录市场主体信用行为,特别是将失信记录建档留痕,共享交换至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做到可查可核可溯。

(五)建立信用信息自愿注册机制。鼓励市场主体在信用中国网站上自愿注册资质证照、市场经营、合同履约、社会公益等信用信息,并对信息真实性公开作出信用承诺。经验证的自愿注册信息可作为开展信用评价和生成信用报告的重要依据。

(六)深入开展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进重点行业领域的信用状况监测评价,逐步建立涵盖各类信用主体的信用评价体系。

(七)大力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充分掌握信用信息、综合研判信用状况的基础上,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行业信用评价结果等为依据,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风险监测预警,实施差异化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与信用等级相结合,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市场主体,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信用风险一般的市场主体,按常规比例和频次抽查;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

三、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

(八)做好失信联合奖惩对象认定工作。各部门要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在事前、事中监管环节获取并认定的失信记录,建立健全失信联合奖惩对象认定机制,完善失信联合奖惩对象认定的相关管理办法,明确认定依据、标准、程序、异议申诉和退出机制。根据监管需要建立重点关注对象名单制度,对存在失信行为但严重程度尚未达到失信联合惩戒对象认定标准的市场主体,实施与其失信程度相对应的严格监管措施。

(九)加快推进联合奖惩落地。梳理制定联合奖惩对象、类别、措施、事项清单,动态更新并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加快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形成行政性、市场性和行业性等惩戒措施多管齐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失信联合惩戒格局。

(十)依法追究违法失信责任。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被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对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进行失信惩戒,并将相关失信行为记入其个人信用记录,归集至市内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四、强化支撑保障

(十一)着力提升信用监管信息化建设水平。将市场主体基础信息、处置信息、信用风险预警及分析评价信息等与相关部门业务系统按需共享,在信用监管等过程中加以应用,支撑形成数据同步、措施统一、标准一致的信用协同监管机制。

(十二)大力推进信用监管信息公开公示。在双公示基础上,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依托信用中国、部门网站等渠道公开。

(十三)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对信用监管的支撑作用。依托“互联网+监管”等系统,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有效整合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投诉举报信息和互联网及第三方相关信息,实现信用监管数据可比对、过程可追溯、问题可监测。建立风险预判预警机制,及早发现防范苗头性和跨行业、跨区域风险。

(十四)切实加大信用信息安全和市场主体权益保护力度。要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和保护制度,确保公共信用信息安全。严肃查处违规泄露、篡改信用信息或利用信用信息谋私等行为。

(十五)积极引导行业组织和信用服务机构协同监管。支持有关部门授权的行业协会商会协助开展行业信用建设、信用监管,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建立会员信用记录,开展信用承诺、信用培训、诚信宣传、诚信倡议等。

五、强化组织实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把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作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有力有序有效推动落实。完善信用监管的配套制度,并加强与其他“放管服”改革事项的衔接。

(十七)加快建章立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建设,根据行业监管工作实际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将信用监管中行之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形成制度安排。

(十八)做好政策宣传。各部门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积极宣传信用监管措施及成效,让经营者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加强对一线监管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全媒体广泛报道,充分发挥部门网站、政务新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积极宣传信用监管措施及其成效,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