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365体育投注办公室 > 履职依据 > 政策文件 > 市365体育投注
索引号: 011590181/2020-00365 组配分类: 市365体育投注
发布机构: 365体育投注办公室 主题分类: 卫生、体育 / 通知
有效性: 有效 文号: 呼政发〔2020〕15号
成文日期: 2020-06-11 发布日期: 2020-06-12
365体育投注关于印发《健康呼伦贝尔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6-12 00:00 来源:365体育投注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旗市区人民政府,365体育投注有关部门,驻呼伦贝尔市有关单位:

现将《健康呼伦贝尔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0年6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健康呼伦贝尔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内蒙古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发〔2019〕11号)和《中共呼伦贝尔市委员会 365体育投注关于印发“健康呼伦贝尔2030”实施方案的通知》(呼党发〔2018〕9号)精神,推进实施健康呼伦贝尔行动,提高365体育投注各族人民健康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365体育投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365体育投注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政府、社会、个人责任,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健康知识,显著改善健康公平,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呼伦贝尔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普及知识,提升素养。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提升健康素养作为增进全民健康的前提,根据不同人群特点有针对性地普及健康知识,倡导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让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成为居民普遍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2.自主自律,健康生活。激发居民热爱健康、追求健康的热情,养成符合自身和家庭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实现健康生活少生病,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个人自主自律的良好局面。

3.早期干预,预防为主。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坚持预防为主,对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完善防治策略,强化部门联动,加快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服务方式转变,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健康服务的有效衔接,提供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服务,提升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有效性,实现早诊早治早康复。

4.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共建共享是实施健康呼伦贝尔行动的路径。按照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要求,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推进健康领域开放合作,动员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融入健康呼伦贝尔行动,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强化跨部门协作,鼓励和引导单位、社区(嘎查村)、家庭和个人行动起来,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广泛动员、人人尽责尽力地良好局面。

(三)总体目标

到2022年,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到2030年,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治理,健康服务质量和保障、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大幅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健康公平基本实现,实现《“健康呼伦贝尔2030”实施方案》目标任务。

二、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面向家庭和个人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重点加强青少年、育龄妇女、流动人群及性传播风险高危行为人群的性健康、性道德、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鼓励各级电台、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到2022年和2030年,365体育投注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网信办,市科协,市文旅广局、卫生健康委、教育局,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其余为协助配合单位,下同)

(二)实施合理膳食行动。推动实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针对一般人群、特定人群和家庭,聚焦食堂、餐厅等场所,加强营养和膳食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和临床营养干预体系,重点解决居民营养不足和过剩并存的问题。鼓励全社会参与减盐、减油、减糖行动,积极参与研究完善盐、油、糖包装标准,推进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建设。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将营养干预纳入健康扶贫工作范畴。继续实施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鼓励365体育投注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开办、制作普及膳食营养知识的栏目、节目和公益广告。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在2019年和2022年基础上提高10%,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低于7%和5%,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教育局、扶贫办、文旅广局,市委宣传部)

(三)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构建科学健身体系。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健身方案或运动指导服务,推动“康体结合”“体医结合”,搭建健身健康融合发展新平台,将医疗“治病”端口前置到通过体育健身“防病”和“治未病”,切实解决群众的健康和健身需求。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建设一批体育公园、苏木乡镇健身馆、社区健身中心、游泳馆、滑冰馆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建设,努力打造百姓身边“10分钟健身圈”。到2022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分别不低于90.3%和9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3%以上和45%以上。(责任部门:市体育局、卫生健康委、发改委、财政局,市残联)

(四)实施控烟行动。建立健全戒烟服务体系,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和烟草广告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卷烟包装标识管理,丰富烟草危害警示内容和形式,推动个人和家庭充分了解吸烟和二手烟暴露的严重危害,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依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开设戒烟咨询热线,提供戒烟门诊等服务,提高戒烟干预能力。鼓励领导干部、医务人员和教师发挥控烟引领作用,逐步在365体育投注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烟。研究利用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到2022年和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和20%,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以上和80%以上。(责任部门:市爱卫会、卫生健康委、教育局)

(五)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质。开展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行动,加大对儿童、青少年、老人等重点人群和特殊职业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引导公众科学缓解压力,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实施社区精神障碍康复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干预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全覆盖。实施未成年人心理辅导项目,设立市、旗市区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依托城乡社区综治中心等综合服务管理机构及设施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或社会工作者,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和8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医保局、司法局、财政局、信访局,市委政法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残联)

(六)实施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向公众、家庭、单位(企业)普及环境与健康相关的防护和应对知识。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建立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组织实施交通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强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减少交通伤害事件的发生。加强装饰装修材料、日用化学品、儿童玩具和用品等消费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分别达到15%以上和25%以上,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在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责任部门: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爱卫会、交通局、水利局、农牧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

(七)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倡导优生优育。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服务制度。针对婚前、孕前、孕期、儿童等阶段特点,积极引导家庭科学孕育和养育健康新生命,健全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加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加大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力度,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范围,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促进生殖健康,以贫困地区为重点,逐步扩大农村牧区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项目覆盖面,继续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尽快实现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目标。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市、旗市区两级均有1所标准化妇幼保健机构。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8‰以下和5‰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以下和12/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2‰以下和6‰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以上和80%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均达到98%以上,农村牧区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覆盖率分别达到80%以上和90%以上。(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民政局,市残联)

(八)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预防近视、肥胖等疾病。中小学校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把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健康知识进行测试,将体育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加强现有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按照标准和要求强化人员和设备配备。到2022年和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分别达到50%以上和60%以上,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责任部门:市教育局、卫生健康委)

(九)实施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按照区域覆盖、合理配置的原则,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完善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市级建立1家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诊断工作,旗市区原则上至少有1家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本行政区域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管体系建设,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鼓励用人单位开展职工健康管理,对接触职业危害作业劳动者,开展健康体检和职业病诊断鉴定,加强对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和重点人群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能力,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全面落实劳动工时制度。进一步加大工伤保险扩面力度,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稳步提升。加强尘肺病等职业病救治保障。到2022年和2030年,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区域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80%以上和90%以上。(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人社局)

(十)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体育锻炼、定期体检、健康管理、心理健康以及合理用药等知识。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点加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建设。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推动发展蒙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城乡社区和养老机构。实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计划,为贫困、空巢、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怀和心理支持服务。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分别达到50%以上和90%以上。(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民政局)

(十一)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引导公众掌握基本必备的心肺复苏等应急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鼓励、支持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和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对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生活方式指导。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发现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干预指导。开展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和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做好规范化管理。加强卒中中心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联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溶栓知识知晓率和应对能力。畅通医院急诊脑卒中、胸痛绿色通道,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互联互通和有效衔接,提高院前急救、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救治效率。到2022年和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209.7/10万以下和190.7/10万以下,3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不低于55%和6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不低于60%和70%。(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红十字会)

(十二)实施癌症防治行动。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健全癌症筛查长效机制。依托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优化癌症筛查管理模式,引导高危人群定期接受防癌体检,加强疑似病例的随访管理,针对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推广应用常见癌症诊疗规范和癌症个体化规范治疗方案,做好患者康复指导、疼痛管理、长期护理和营养、心理支持,降低患者死亡率。提升贫困地区及基层癌症诊疗能力。提升癌症蒙中医药防治能力,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探索创新符合中医理论的癌症诊疗模式,积极开展癌前病变人群的中西医综合干预,逐步提高癌症患者中医药干预率。健全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所有旗市区开展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工作,定期发布市级肿瘤登记报告。规范信息管理,保护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及慈善救助等制度间的互补联动和有效衔接,形成保障合力,切实降低癌症患者就医负担。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不低于70%和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以上并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医保局、银保监分局、民政局,市红十字会)

(十三)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引导重点人群早期发现疾病,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发展。探索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40岁以上人群体检检测肺功能。加强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能力。鼓励慢性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接种成本效益较好的肺炎、流感等疫苗。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9/10万以下和8.1/10万以下,40岁以上居民慢阻肺知晓率分别达到15%以上和30%以上。(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

(十四)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提示居民关注血糖水平,引导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学降低发病风险,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糖尿病健康管理手段,创新健康服务模式,提高管理效果。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到60%以上和70%以上,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分别达到50%以上和60%以上。(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

(十五)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开展新冠肺炎、鼠疫等重点传染病防控行动,坚持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加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提早发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健全传染病网络直报预警机制,实现疫情早报告;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及早隔离管控,切断传播途径;提升旗县级医疗机构诊治能力,规范治疗患者。分类管理,精准防控。加强医疗机构、学校、养老机构、福利院等重点机构和社区疫情防控,指导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做好个人防护,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推进呼伦贝尔市传染病防治院建设项目,优化365体育投注传染病救治能力布局,补齐救治服务能力短板,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救治网络,加快提升365体育投注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旗市区级疾控中心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市疾控中心重点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升级和生物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旗市区级医院救治能力,重点改善1所旗市区级医院(含中蒙/蒙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辐射带动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筑牢疫情救治第一道关口。建立结核病防治综合服务模式,有效应对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疫情,积极防范输入性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境外输入,加强鼠疫等传统烈性传染病的防控,加强布病、包虫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力度,持续提升重大传染病防控能力。引导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讲究个人卫生,预防疾病。充分认识疫苗对预防疾病的重要作用,倡导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开展控制地方病行动,强化寄生虫病、饮水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病、氟骨症等地方病防治,坚持病情监测常态化,继续落实改水、合理膳食、讲卫生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加强对碘缺乏病高危人群(0-2岁婴幼儿、儿童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碘营养水平监测及碘盐监测,巩固365体育投注碘缺乏病持续消除状态成果。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全面落实安全饮水工程,建立饮水安全监控体系,及时掌握地方性砷中毒病情动态,保证饮水工程完好率,实时监测水氟含量;饮茶型氟中毒病区积极倡导、推广饮用低氟砖茶,提高低氟砖茶普及率,使地方病氟中毒病区实现控制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分别控制在0.15%以下和0.2%以下,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分别控制在1%和0.5%以下,肺结核发病率下降到55/10万以下并持续下降,布鲁氏杆菌病发病率持续下降。以苏木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保持在95%以上。到2022年基本消除大骨节病和克山病危害,有效控制饮水型氟砷中毒、饮茶型地氟病和水源性高碘危害。到2030年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地方病不再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点问题。(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水利局、发改委、市场监管局)

(十六)实施蒙医药中医药振兴行动。推广蒙医中医“治未病”理念和方法,加强蒙医药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能力建设,支持蒙医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大力加强特色诊疗设备配置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蒙医药中医药重点临床专科、重点学科和基层名老蒙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成立呼伦贝尔市蒙医药研究院,挖掘整理民间诊疗技术和方药,开展道地蒙药材野生驯化及生态种植等方面研究。开展蒙医药中医药传承创新,弘扬当代名老蒙医药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在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蒙医馆中医馆等蒙医中医综合服务区,推广适宜技术。到2022年和2030年,蒙医药中医药健康管理覆盖率分别达到50%和70%,蒙医药中医药科普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90%和95%。(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科技局,市委编办)

(十七)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化推进行动。加快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市级平台上与自治区级平台对接,下与区域内卫生健康机构连接,储存健康医疗大数据,承担全民健康信息交换与共享服务。到2022年,建设互联互通的市级平台,公立医院全部接入平台管理,电子健康码广泛应用。到2030年,加强健康医疗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综合分析。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发改委、工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健康筹资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等方面积极性,形成多元筹资格局。健全政府健康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健康投入力度,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建立结果导向的健康投入机制,开展健康投入绩效监测和评价。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完善财税扶持措施。建立健康专项基金。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赠与互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加大放权力度,提高放权的协调性、联动性。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建立健康公益诉讼制度。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不断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理顺公立医疗机构与政府的关系,健全卫生计生全行业综合监管体系,建立维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证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符合行业特点的编制和人事薪酬制度基本形成,建立现代公立医院管理制度。

(二)加强健康人力资源建设,推动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健全完善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培养培训制度,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病理、护理、康复、心理健康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药师队伍建设。加大卫生信息化复合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蒙医药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创新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机制。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形成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建立完善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健全符合全科医生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临床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呼伦贝尔市呼吸、血液、妇科、神经外科、蜱传疾病等医学专业的诊疗水平。发展森林脑炎、莱姆病等医学前沿诊断技术,加强慢病防控、智慧医疗等关键技术突破,显著增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

(三)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推动政府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和公众健康医疗数据互联融合、开放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积极营造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安全规范。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市、旗市区、乡镇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监管等六项业务应用体系;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员人口信息等三大基础资源库;建立完善标准和规范体系、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运维保障和管理体系3项保障支撑体系。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推进人口健康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在国际交流方面,积极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和“向北开放”发展战略规划,密切与俄罗斯和蒙古国交流合作。鼓励各级蒙医中医医院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强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配备,拓展蒙医药医疗服务贸易领域,推动蒙医药中医药服务走出去。支持与俄罗斯、蒙古国合作开展蒙医药文献整理、健康旅游、蒙药材开发引进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支持在境外举办蒙医药文化巡展和科普宣传。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健康呼伦贝尔行动推进委员会(以下简称推进委员会),统筹推进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相关工作。各旗市区要充分认识实施健康呼伦贝尔行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实施健康呼伦贝尔行动”摆上重要日程,建立健全推进协调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健康呼伦贝尔建设全局性工作。各部门要把保证人民健康作为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目标,强化责任担当,加强战略谋划,建立常态化的督查考核和激励问责机制,指导旗市区开展工作,狠抓推动落实。

(二)强化社会动员。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宣传推进健康呼伦贝尔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实施“健康呼伦贝尔行动”的总体战略、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加强正面宣传和典型引导,强化舆论宣传,及时发布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健康呼伦贝尔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健全支撑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财政支持,强化资金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科技支撑,开展一批影响健康因素和疑难重症诊疗攻关重大课题研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要给予支持。加强信息支撑,推动部门和区域间共享健康相关信息。

(四)做好实施监测。健康呼伦贝尔行动是落实《“健康呼伦贝尔2030”实施方案》的具体抓手和推进举措。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监测评价机制,完善日常督查机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对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同时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作为对各旗市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使用的重要参考。

相关解读:健康呼伦贝尔行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图文解读】健康呼伦贝尔行动实施方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