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投注

海拉尔区“321”工作法纵深推进“一次办”

信息来源:呼伦贝尔市政务服务局 发布时间:2022-06-01 11:08 浏览: 【字体大小:

为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蒙速办·一次办”,海拉尔区以便民利企为服务核心,以集成创新为基础手段,以智慧提升为重要支撑,创新构建“321”工作法,树立“五减一优”的工作目标,提升服务温度与速度,使政务服务更接地气更具活力。



三个全面保障统筹推进

海拉尔区以全流程、全要素、全环节改革落实“一次办”新部署,带动政府观念、服务方式、工作作风的改变。一是加强全流程统筹工作合力。针对自治区103项及呼伦贝尔市100项“一次办”套餐,海拉尔区联合各部门针对各事项从申请前期、中期、后期全流程逐项对接,梳理出可办的167项“一次办”套餐,并以市区两级共建方式,实现其余36项“一次办”套餐跨层级联办,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多层次、全覆盖的立体式协调机制。二是完善全要素梳理系统配置。全面更新“一次办”联办事项、单办事项办事指南、流程图,系统梳理承诺时限、涉及部门、跑动次数、办理流程、提交材料、结果样本等33个要素,并通过政府网站、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自助服务终端、“蒙速办”APP、政务服务大厅等对外公布。三是构建全环节改革推进机制。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7个综合窗口,负责全部对外服务工作,综合受理“一次办”事项,以线上平台+线下石榴籽工作室专线审批方式,推广政务服务进一门、跑一次,并制定海拉尔区“蒙速办·一次办”工作制度,提升协同服务能力。

二个压缩精简办事流程

海拉尔区以流程再造做“减法”、环节时限做“除法”重铸政务架构、创新服务方式。一是流程再造做“减法”。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103项“一次办”套餐海拉尔区可办89项的精细化梳理与流程再造,切实去掉重复性办事材料、减少不必要跑动次数,现已实现办事材料压减20.55%、跑动次数压减58.80%。二是环节时限做“除法”。海拉尔区在“我要开店”“我要办事”方面,积极做出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和实践,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工作机制,现已实现办事环节压减52.74%、办理时间压减17.57%,解决了群众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来回跑、耗时长、材料多、手续繁”的问题。

一个模式提升改革效能

海拉尔区实行一次告知、一套表单、一次受理、一次联办、一次办成、一窗发证服务模式,让群众“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一是由“分类受理”到“综合受理”转变。海拉尔区设立7个“一窗受理”综合窗口,配备10名专职工作人员,综合受理482项行政权力事项、203项“一次办”套餐及“跨省通办”工作,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模式,与石榴籽工作室集中审批人员联通,并建立线上专用呼叫系统实现“点对点”无缝对接,打造受理无差别、审批无障碍、服务全覆盖的政务服务体系。二是由“分头办理”向“一次联办”转变。海拉尔区以企业开办、退休服务等为切入点,整合企业设立、涉税办理、社保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5项业务1个工作日内全流程办结,打造“政务+金融”服务区,带动政银合作新模式,同时优化设计“一套表单”,避免因重复性、非必要性表单事项延长办理时间;同时优化退休业务原有5个窗口、6项业务为1个退休综合窗口办理,通过“一件事一次办”平台免去前台受理与后台审批工作人员线下对接,缩短业务办理时间,以联办模式改变了群众“分头跑、挨个办”的办理方式。三是由“多方询问”向“一次告知”转变。政务服务大厅推行“窗口无否决权”“一次告知”“首问负责制”,以日常晨会、集中培训、帮代传教等方式提升窗口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工作礼仪、服务水平,以口头、书面形式向群众提供“一次性告知”,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只设路标、不设路障”,不断改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顽疾,避免群众“多头跑、往返跑”。海拉尔区以“五减一优”为工作目标,着力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减费用、优服务,从老百姓体验感、获得感、幸福感出发,重点完善从咨询、受理、审批、办结、评价到监管的“全链条式”服务闭环体验,长效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推进“一次办”改革迭代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智能问答 蒙速办 国务院 微信 微博 返回头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