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放眼田野,阿荣旗7万余亩稻田铺展成金色画卷,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清新的稻香萦绕田间,在微风中荡漾出丰收的涟漪。田间地头,收割机轰鸣作响,农户们忙着收割、装运,一派繁忙有序的丰收景象。
在复兴镇六间房村的千亩稻田旁,一场融合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丰收喜悦的水稻开镰仪式热闹开场。随着一声清脆的铜锣响彻田野,拉开了秋收的序幕。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人们纷纷走进稻田,左手揽稻、右手挥镰,镰刀与稻秆碰撞发出"唰唰"声响,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挡不住每个人脸上荡漾的丰收喜悦,整个稻田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随后,复兴镇宇诚种养殖合作社的4台水稻收割机轰鸣着驶入稻田,饱满的稻谷沿出粮口落入运输车中。村民李志海是合作社的成员,今年种植了150亩龙粳31水稻品种,该品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亩产达到1300斤,比去年多100斤。今年,合作社种植水稻1500亩,统一购种、统一销售、统一收割,实现全流程机械化作业,让农业生产更高效、更省心。优质稻种与机械化作业的“双向赋能”,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双引擎”。
六间房村的丰收,是阿荣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复兴镇持续推动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以“巩固丰收成果、延伸农业链条、提升发展质效”为核心持续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大优质稻种植规模,夯实粮食产能根基,切实提升生产效率与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同时立足乡村生态禀赋,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打造兼具观赏性与参与感的农文旅场景,既拓宽农业价值维度,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多元活力。
复兴镇的水稻收割如火如荼,新发朝鲜族乡新发村也是热闹非凡。稻农彭金春的525亩稻田里,4台水稻收割机“穿梭”在金黄稻海,轰鸣声中,一排排水稻被快速卷入机身,同步完成脱粒、装车,田埂上只留下整齐的稻茬。看着即将收割完毕的稻田,彭金春的脸上满是藏不住的笑意,他种植的“鼎稻1号”圆粒水稻,正以高效的节奏颗粒归仓。
田间忙碌的4台水稻收割机,是来自得力其尔鄂温克族乡忠诚堡村村民的“移动农具”。这种“农机共享”模式,既解了种植户的燃眉之急,也让农机手实现了增收。农机手李佰柱笑着算起账:“这段时间跟着农时跑收割,7天下来能挣一万多块钱,自己家的活干完了,还能帮着周边乡亲,大家互利双赢。”
目前,阿荣旗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收割进度,同时统筹做好秸秆还田、秋整地等后续工作,确保颗粒归仓,共同筑牢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