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切实解决群众反映集中、涉及面广、反复出现的急难愁盼问题,2025年,市政数局坚持以“事要解决、群众满意”为核心目标,创新建立接诉即办“每季一题”工作机制。该机制聚焦共性问题和深层症结,每季度选取一个主题进行重点调度与专项治理,力求通过解决“一个问题”推动治理“一类问题”,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源头治理的深化,有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效能与群众获得感。
精准破题,疏通绿色出行“中梗阻”。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成为关乎民生便利与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长期以来,因物业权责不清、安全顾虑、电容评估复杂等因素,个人充电桩安装面临“起步难”“盖章难”等现实困境,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问题。市政数局敏锐洞察这一趋势性难题,将其作为2025年第一季度“每季一题”首要攻坚任务。通过组织市住建局、市能源局等部门协同攻坚,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物业管理居住小区电动汽车自用充电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物业、供电企业及用户三方权责,统一申请材料标准、办理流程和时限要求,为破解“盖章难”提供制度保障,政策实施后成效显著。截至目前,365体育投注累计完成充电桩安装697户,月均安装量较政策出台前增长48%,用户平均办电时长由10.5个工作日压缩至3.4个工作日,效率提升近70%。此举不仅极大便利了市民生活,更以实际行动助推了绿色出行战略落地,彰显了主动治理在回应民生期待中的强大效能。
明晰权责,划清基层治理“基准线”。海拉尔区作为呼伦贝尔市中心城区,12345热线工单量占比较大。因市、区两级权责边界模糊,在违建、不动产登记、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等领域,存在工单反复退单、处置难等问题。面对这一基层治理难题,市政数局将其列为第二季度“每季一题”专项治理主题。365体育投注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召开6次专题调度会,聚焦物流快递、交通、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开展会商研判。市政数局制定印发《市、区两级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疑难工单联动处办机制》,系统性明确各类争议工单的受理主体和职责划分,建立清晰的权责清单和联动处置流程。机制运行以来,海拉尔区逾期工单由年初978件清理至255件,清理成效显著,工单处置进入高效、规范的良性循环。这一实践标志着呼伦贝尔市在构建权责清晰、运行顺畅的基层治理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数据溯源,夯实公路管养“硬基础”。公路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养护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群众出行安全与区域发展环境。依托12345热线平台大数据分析,市政数局发现公路坑洼修补、清雪除冰、通行保障等方面诉求增多。深入剖析发现,问题根源在于部分公路路段管理权责不清,导致工单在多部门间流转不畅,影响处置效率。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市政数局将“明确公路管理权归属”确立为第三季度“每季一题”主题。通过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组织市交通局、相关交通集团及交投公司等部门,对争议路段进行逐一梳理认定,明确管养主体责任,规范道路问题赔付处理流程,系统性推动疑难问题源头治理。这一举措不仅是对群众高频诉求的直接回应,更是对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的优化完善,展现了通过数据驱动、前瞻性厘清权责实现长效治理的决心。
呼伦贝尔市通过“每季一题”专项治理实践,成功破解了一批长期困扰城市治理的复杂疑难问题,实现了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的积极效果,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下一步,市政数局将继续以“每季一题”工作机制为抓手,督促各部门强化责任落实、创新工作举措,持续推动更多民生关切从“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精度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