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海拉尔区政务服务中心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系统性思维推进空间格局重塑与服务体系升级,实现了政务服务从基础“能办”向体验优良的“好办”、流程顺畅的“易办”、科技赋能的“智办”历史性跨越,打造了集便民、利企、高效温度于一体的政务服务新阵地。
一是精耕布局,构筑“一站式”便民服务新矩阵。
资源整合,服务大厅优化升级。充分考虑窗口利用率,聚焦业务分散难题,将医保、社保综合窗口统一整合至政务大厅二楼,在充分保障缴费高峰期承载能力及群众“一站式”办理需求的同时,盘活闲置资源,释放服务潜能。窗口得以精简化,实现空间布局的集约高效。此次大厅优化升级精简窗口数21个(由三层67个窗口整合为两层46个)。
分层分区,企业服务专区增值。以“涉企服务上移、群众业务下沉”为基本。将原三楼“一窗受理”综合窗口专区及公安窗口整体迁移至更为宽敞的一层,为打造企业服务专区做规划。此举不仅优化了大厅整体功能分区,群众办事环境舒适度实现质的飞跃。
智慧延伸,自助服务科技赋能。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全面升级,在原有内蒙古人才e站、燃气自助充值机、人社医保自助终端等设备的基础上,引入身份证自助办理机、营业执照自助打照机、自助服务电脑、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满足了群众各类线上自助办理的需求,并将政务公开内容展示在此区域,彰显政务大厅的智慧化、科技化,真正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
二是服务跃升,重塑“保姆式”政务服务新标杆。
主动关怀,“先导后办”精进服务。增设专职咨询引导。通过主动迎前服务,实现精准业务咨询解答、清晰流程指引、辅助表格填写以及材料预审、动态人流调度与窗口精准分流,源头化解群众“反复跑”难题;对“绿色通道”的特殊群体提供“一对一”全程陪同服务,将人文关怀融入服务细节。
能力筑基,业务能力显著增强。今年以来,中心系统性开展礼仪类、专业技能类等各类培训8期,“高效办成一件事”专项培训14期,涉及窗口工作人员31名,各审批单位工作人员十余人,累计参与381人次。此次培训有效增强代办帮办员业务知识储备,业务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严格实行考核机制,锻造窗口人员过硬业务素养,致力于咨询解答“零差错”、事项办理“零障碍”的服务金标准。
三是机制保障,护航“闭环式”服务质效长优。
纪律强化,规范运行。制定并执行《进一步严肃海拉尔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纪律若干规定》,明确各进驻部门首席代表及AB岗人员,实行进驻人员上下班签到机制及严格请休假机制,全面规范大厅窗口人员、各进驻单位审批人员工作纪律。
智慧监管,闭环提升。深度融合“好差评”评价系统与视频巡查系统,构建服务质效实时监控体系。高效运转“发现问题—整改反馈—优化提升”的闭环管理机制,驱动服务质量螺旋式上升。
下一步,海拉尔区政务服务中心将秉持初心,持续创新服务模式与深化智能化应用,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政务服务体验,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贡献政务服务力量。